产品系列
这一类型中包括渗氮、离子渗氮、碳氮共渗、氧氮共渗、硫氮共渗以及硫碳氮、氧氮硫三元共渗等方法。这些方法处理工艺简便、适应性强、扩渗温度较低一般为480~600℃、工件变形小,尤其适应模具的表面,而且氮化层、性好,有较好的抗粘模性能。
3Cr2W8V钢压铸模具,经调质、520~540℃氮化后,使用寿命较不氮化的模具提高2~3倍。美国用H13钢制作的压铸模具,不少都要进行氮化处理,且以渗氮代替一次回火,表面达HRC65~70,而模具心部硬度较低、韧性好,从而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氮化工艺是压铸模具表面处理常用的工艺,但当氮化层出现薄而脆的白亮层时,无法抵抗交变热应力的作用,易产生微裂纹,降低热疲劳抗力。因此,在氮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艺,避免脆性层的产生。提出采用二次和多次渗氮工艺。采用反复渗氮的办法可以分解容易在服役过程中产生微裂纹的氮化物白亮层,增加渗氮层厚度,并同时使模具表面存在很厚的残余应力层,使模具的寿命得以明显提高。此外还有采用盐浴碳氮共渗和盐浴硫氮碳共渗等方法。这些工艺在应用较为广泛,在国内较少见。如TFI+ABI工艺,是在盐浴氮碳共渗后再于碱性氧化性盐浴中浸渍。工件表面发生氧化,呈黑色,其性、耐蚀性、耐热性均了。经此方法处理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寿命提高数百小时。再如法国的硫氮碳共渗后进行氮化处理的oxynit工艺,应用于有色金属压铸模具则具特点。
我国压铸模具行业发展,总产量增长明显,国产压铸模具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已经跃居世界位,成为名符其实的压铸大国。能有如此成就主要源于我国凭借着的广阔市场以及相对低廉的资源与劳动力优势,已非常明显的性价比在压铸件贸易市场中占据着较大优势,根据形势来看,未来我国压铸行业发展前景广阔。